失眠問題想靠安眠藥安全嗎?先了解安眠藥有哪些?
常見的安眠藥種類有哪些? 要注意那些用藥安全呢?
1.苯二氮平類藥品(BZD類)
- 此類藥品具有鎮靜安眠、抗焦慮、抗痙攣以及肌肉鬆弛的作用,因此若是因焦慮等引起的失眠問題可以透過此類藥物,主要是透過提升大腦GABA受體敏感度,進而活化GABA以抑制過於活躍的腦神經。有短中長效之分,但因為容易有依賴性的問題,一般不建議用於長期失眠患者。
2.非苯二氮平類藥品(Non BZD類)
- 這類藥物成分名多Z開頭,統稱Z drugs,作用時間快又較不會有依賴的副作用,因此是現在安眠藥的主流,尤其是針對入睡困難型的失眠特別有效。
3.褪黑激素受體致效劑
- 褪黑激素為腦部松果體分泌、可調節睡眠清醒機制的荷爾蒙,這類藥物可透過發揮褪黑激素的作用產生催眠,引導身體進入接近生理睡眠的狀態。
4.食慾素受體拮抗劑
- 食慾素是一種可以維持身體清醒的神經傳導物質,這類藥物透過抑制食慾素作用來引導睡眠。
5.其他
- 有些藥物主要是有其他臨床用途,但也會有安眠的效果而會被醫師用來處理失眠的問題,如抗憂鬱劑、抗組織胺、肌肉鬆弛劑等。
常見的安眠藥副作用包含頭痛、暈眩、嗜睡、噁心、腹瀉、無力、恍神等,因此在服藥後應注意相關副作用可能帶來的生活影響,如年長者便要注意因為副作用可能導致的跌倒或意外傷害。
此外,上述統稱Z drugs類的新一代安眠藥,雖然不易產生依賴性問題,但因為會產生所謂複雜性睡眠行為(如夢遊、夢駕等在未清醒時從事各種活動),食藥署已規定針對已有這類夢遊狀況或曾因服藥產生夢遊的患者,禁止開立這類藥物,以避免在未清醒狀態下產生對患者造成意外的風險。
對於治療藥物有產生的副作用或是擔憂,都應該主動向醫師提出討論調整適合自己的成分,切勿私自停藥或任意加重劑量,以免產生副作用而得不償失喔。
下面有整理一些常見的安眠藥成分名給大家參考,有任何疑問也可以諮詢您的醫師或藥師了解自己的用藥須知喔
參考資料:
Taking Z-drugs for Insomnia? Know the Risks | FDA
活動與消息/消息公告 – 台灣精神醫學會 (sop.org.tw)
Prescription sleeping pills: What's right for you? – Mayo Clinic
常見用藥Q&A 作者:臺大醫院藥劑部張立人藥師 保健園地 2019年02月臺大醫院健康電子報 (ntuh.go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