揮之不去的惡夢?解開你對自律神經失調的大困惑
什麼原因造成自律神經失調?
隨著現代生活步調的加快,我們經常面臨著許多壓力,無論是來自升學、工作或是家庭等因素。適度的壓力可以促使我們成長,但如果長期壓力過大且沒有適時地排解,久而久之就有可能導致自律神經失調,進而出現失眠、心悸等問題。
自律神經失調是什麼?
自律神經系統是由交感和副交感神經系統組成。
- 交感神經:負責使我們心跳加快、肌肉緊繃,讓我們能應付迎面而來的壓力。
- 副交感神經:使我們心跳減慢、肌肉放鬆,進入休息的狀態。
正常情況下,白天由交感神經主控,晚上則屬於副交感神經的時間,他們倆個就像在玩翹翹板,有一定的平衡。當受到情緒或壓力的影響,造成夜晚過於擔心而無法入眠,可能就是交感神經超時工作所造成的結果。一般我們人體有自我調節的機制,使我們的自律神經再次找到平衡。然而,當壓力持續不斷,沒有適時的抒發,就有可能導致自律神經的失衡。
自律神經是不受大腦控制的神經,體內的血液循環、消化、免疫、代謝及內分泌等系統都是由自律神經掌控的。因此當自律神經出現問題時,可能發生的症狀是遍及全身的,常見的症狀有:
以上症狀經常同時存在,可能會相互影響,形成多種不同的組合症狀,導致自律神經失調一開始很難被診斷出來。
我生病了嗎? 自律神經失調要要看哪一科?
與其說自律神經失調是一種疾病,倒不如說是因調節失衡所導致的一系列症狀。短期的自律神經失調可以透過調整作息、攝取均衡飲食或適當的放鬆來改善症狀,但若長期忽視這些症狀,就有機會演變成疾病。
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從頭暈、眼睛乾澀、呼吸困難、胃痛到四肢麻痺等,為全身性的。許多病人一開始眼睛疲勞看眼科;胃痙攣看腸胃科;頻尿看腎臟科,把能吃的藥都塞在肚子裡,一段時間後症狀依然沒有好轉,才驚覺可能是自律神經出現問題。此時,應好好審視造成自律神經失調的根本原因,及早對症下藥。例如因焦慮症而引發的自律神經失調,則要針對焦慮做治療,才能有效的改善。
參考資料:
- 中華民國自律神經失調症協會
- 三軍總醫院精神科-自律神經失調衛教
- Jnig W .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dysfunction[M]/ Functional Pain Syndromes. 2009.
- Jeffrey, J, Goldberger, et al.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Dysfunction: JACC Focus Seminar.[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2019.
- Healthline: Autonomic Dysfun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