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專欄】反覆性泌尿道感染的新研究趨勢:更年期女性需要知道的科學進展

反覆性泌尿道感染的新研究趨勢:更年期女性需要知道的科學進展
反覆性泌尿道感染(recurrent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rUTI)多年來一直被視為女性常見的困擾之一,而在更年期或停經後的族群中,它更呈現特別高的發生率。過去醫療界多將焦點放在飲水量、如廁習慣、殘尿量及解剖結構等傳統風險因子上,但近年研究逐漸揭示,更年期女性的反覆感染背後,包含菌相改變、局部黏膜免疫下降以及荷爾蒙量改變等更深層機制。這些新方向不僅有助於更精準地理解問題,也逐漸塑造了未來治療與預防的趨勢。
更年期後黏膜環境的改變與細菌附著的增加
雌激素下降是更年期女性泌尿道環境改變的核心。停經後的陰道與尿道黏膜逐漸變薄、血流量下降,保護力同步減弱。Brennand(2025)在探討更年期後女性尿路感染的文章中指出,陰道上皮變薄與乳酸桿菌減少是最主要促成 rUTI 的因素之一,因為這些變化會讓陰道與尿道的 pH 值上升,使大腸桿菌得以更容易附著與繁殖。菌相的失衡已經逐漸成為 rUTI 的核心研究方向,而不只是傳統的「外來細菌侵入膀胱」這樣的單純模型。
陰道—泌尿道菌相的重要性:從共生到防禦
菌相(microbiome)的角色在反覆UTI研究中越來越受到重視。Corrales-Acosta 等人(2025)整合多篇臨床與基礎研究後指出,陰道與尿道的共生菌群變動,與女性是否容易反覆感染有密切關係。當乳酸桿菌減少、陰道 pH 變高後,泌尿道的天然防線就容易遭到破壞。這個觀點也在 Turcu 等人(2025)的敘述性回顧中獲得支持,他們強調 rUTI 的照護不應再只是「治療本次感染」,而是必須從菌相、黏膜免疫與生活型態共同介入。對更年期女性來說,菌相的減弱意味著即使治療一次感染,仍可能在短時間內再次受到機會性細菌侵襲。
荷爾蒙與黏膜免疫:局部雌激素的證據愈來愈強
荷爾蒙層面的研究則更直接展示了雌激素與泌尿道防禦能力之間的密切關係。Ferrante 等人(2021)以隨機臨床試驗證實,局部陰道雌激素能顯著降低停經女性反覆感染的機率,並可讓陰道上皮變厚、促進乳酸桿菌恢復、降低陰道 pH,使泌尿生殖道恢復較佳的保護能力。Tan-Kim 與同事(2023)的回顧性研究亦指出,使用局部陰道雌激素的停經女性,其 UTI 發作次數明顯低於未使用者。這些研究共同揭示,局部黏膜免疫狀態與荷爾蒙間的交互作用是真正影響 rUTI 發生率的關鍵。
非抗生素預防策略的興起:從 D-mannose 到益生菌
除了荷爾蒙介入之外,非抗生素的預防方式近年也吸引愈來愈多研究。抗生素雖能減少短期發作,但長期使用會增加抗藥性風險,因此尋找替代方案已成為 rUTI 研究的重要目標。Lenger 等人(2023)在停經女性已使用陰道雌激素的基礎上,額外比較 D-mannose 的效果,發現其可進一步降低 rUTI 發生。研究推測 D-mannose 能與大腸桿菌表面的黏附纖毛結合,使其無法附著於膀胱上皮。
益生菌同樣逐漸受到重視,Kurniawati 等人(2023)在探討女性泌尿道感染的文獻中指出,部分乳酸桿菌菌株可協助降低 pH、提升黏膜保護,雖然不同研究顯示的效果差異較大,但菌相調整已被普遍視為未來的有利方向。
PACs 的潛在價值
蔓越莓萃取物內含的 A-type proanthocyanidins(PACs)也在新研究中重新受到關注。多篇臨床試驗指出,PACs 能抑制大腸桿菌附著於尿道與膀胱黏膜上皮。雖然不同研究之間結果仍有不一致之處,但 Corrales-Acosta(2025)在最新綜述中指出,PACs 仍是非抗生素預防的重要候選方案,尤其對不適合接受長期抗生素預防、菌相較弱的更年期女性而言,可能具有額外助益。
從傳統風險到整合式保養
綜合目前研究趨勢可見,反覆性泌尿道感染的理解已經不再停留在傳統的結構性因素,而是逐步轉向「菌相—黏膜—荷爾蒙」三角架構。更年期女性的菌相變化、黏膜保護力下降以及雌激素流失,是促成 rUTI 的核心原因。而新的預防方向逐漸走向「修復局部黏膜環境、改善陰道與泌尿道菌相、輔以非抗生素預防」的整合式照護。這些研究的進展使未來 rUTI 的管理更為全面,也讓更多停經女性有機會真正擺脫反覆感染的困擾。
📚參考文獻
[1] Brennand, E. A., & Holroyd-Leduc, J. (2025).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 after menopause. Canadian Medical Association Journal, 197(4), E96–E99.
[2] Corrales-Acosta, E., Cuartiella Zaragoza, E., Pérez Monzó, M., et al. (2025). Prevention of recurrent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in women: An update. Microbiological Research, 16(3), 66.
[3] Ferrante, K. L., Wasenda, E. J., Jung, C. E., et al. (2021). Vaginal estrogen for the prevention of recurrent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in postmenopausal women: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Female Pelvic Medicine & Reconstructive Surgery, 27(2), 112–117.
[4] Lenger, S. M., Chu, C. M., Ghetti, C., Durkin, M. J., Jennings, Z., Wan, F., Sutcliffe, S., & Lowder, J. L. (2023). D-mannose for recurrent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prevention in postmenopausal women using vaginal estrogen: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Urogynecology, 29(3), 367–377.
[5] Kurniawati, E. M., Sulistiawati, S., & Dewi, N. A. (2023). The role of probiotics in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 in wome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stetrics & Gynaecology.
[6] Turcu, F. L., Riza, E.-R., Aldea, C.-E., Tudorache, S., & Bratu, O. (2025). Recurrent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 in female patients: A narrative review. Journal of Mind and Medical Sciences, 12(1), 5.
[7] Tan-Kim, J., Menefee, S. A., & Lamping, J. W. (2023). Efficacy of vaginal estrogen for recurrent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prevention in hypoestrogenic women: A cohort study. Americ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 Gynecology, 229(2), 143.e1–143.e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