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師專欄】輔酶Q10補充劑對肝臟酵素的影響


輔酶Q10是一種脂溶性類維生素醌,通常稱為CoQ10,在人體產生能量的線粒體氧化磷酸化和ATP合成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作為能量代謝的必需輔因子,它對肝功能也很重要。此外,輔酶Q10的抗氧化作用可以防止細胞損傷及隨後的肝臟酵素濃度升高。

輔酶Q10與肝功能檢驗值
判斷肝功能有幾個主要的檢驗值,其中最主要的是肝細胞的轉胺酶,包括AST、ALT、GGT和ALP。高ALT會增加罹患第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以及血管和非血管疾病死亡率的風險。因此,改善肝臟酵素濃度,尤其是ALT和AST,在預防慢性疾病中起著重要作用。

克爾曼醫科大學在2018年一項針對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者的臨床試驗中發現,每日補充60毫克輔酶Q10和800 IU維生素E持續12週,顯著降低了血清ALT和AST的濃度。2023年德黑蘭醫科大學的統合分析研究也觀察到輔酶Q10補充劑對降低血清ALT和AST數值具有顯著效果。

GGT 是一種位於細胞膜外表面的酶,幾項研究顯示GGT可以作為炎症和氧化壓力的早期和敏感標誌。美國心臟協會Circulation的研究觀察到輔酶Q10補充劑能顯著降低GGT濃度。特別是2014年弗倫斯堡大學的一份針對還原型Q10的橫斷面研究中,顯示了416名健康參與者中血漿輔酶Q10狀況與血清GGT活性之間的強烈關係,且這種關係的強度與性別有關。在男性中觀察到更多,但在所有人中均發現顯著的逆相關。此外,這項研究的第二階段對53人進行的研究顯示,服用150毫克輔酶Q10補充劑兩週後,血清GGT和GGT1 mRNA濃度減少。



輔酶Q10與降血脂藥物的交互作用


輔酶Q10補充劑在冠心病患者中對降低ALT和AST濃度有更明顯的效果。特別是服用statin降血脂藥物的患者,因為statin藥物的其中一個重要副作用就是降低血清輔酶Q10濃度,機轉是抑制參與體內輔酶Q10合成的HMG-COA還原酶,隨著低密度脂蛋白(LDL)濃度降低而減少血漿中輔酶Q10,以及降低其生物可用率。因此,這些患者在服用輔酶Q10補充劑後可能會因血清輔酶Q10濃度的增加而看到更好的效果。

牛津大學在2014年使用924萬個體數據的綜述研究顯示,血清GGT和ALP濃度與全因死亡率呈正相關,輔酶Q10補充對ALP濃度的整體影響不顯著。這些結果可能是因為所回顧的RCT研究數量較少。2017年JBCPP在一項調查omega-3和輔酶Q10補充對statin藥物治療患者影響的臨床試驗中,與對照組相比,兩組的肝臟酵素濃度ALP、ALT和AST均顯著降低。


輔酶Q10與氧化壓力
各種風險因素,如藥物、肥胖和代謝性疾病,會降低肝臟中抗氧化劑(如穀胱甘肽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濃度,並增加自由基(如ROS和RNS)的產生。氧化壓力會導致肝細胞損傷和破壞,從而導致血漿中肝臟酵素濃度升高。肝臟中的氧化壓力還會導致線粒體β氧化中斷,這是NAFLD病理發生的主要因素之一,導致肝細胞中脂肪酸的積累、疾病進展以及隨後血漿肝臟酵素濃度的升高。

輔酶Q10作為線粒體呼吸鏈的一部分,防止線粒體內源性ROS的產生,這也與丙二醛濃度的降低和SOD活性的增加相關,因此在體內作為強效抗氧化劑,保護肝細胞免受損傷。輔酶Q10還增加了PPAR-ɑ表達和脂肪酸氧化,因此對脂質代謝有積極影響,改善血脂異常。此外,輔酶Q10通過減少脂肪酸合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和乙酰羧化酶(Acetyl-CoA carboxylase,

ACC1)等脂肪生成酶以及磷酸烯醇丙酮酸羧化酶(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kinase,PEPCK)等甘油生成酶的mRNA表達,抑制肝臟中脂肪和甘油三酸酯的合成和積累,從而防止肝細胞損傷和肝臟酵素濃度升高。

轉胺酶(Transaminase)濃度升高也是評估肌肉損傷的指標之一。劇烈和長時間的體力活動後在肌肉細胞中產生的氧化壓力與組織損傷相關。當肌肉受損時,AST和ALT從肌肉中釋放,導致肝功能指標暫時增加。2014年發表於糖尿病代謝疾病期刊的研究表明,由於輔酶Q10在線粒體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作為抗氧化劑,輔酶Q10補充劑可以減少運動後的氧化壓力,從而減少肌肉和肝細胞損傷以及肝臟酵素濃度。此外,輔酶Q10對肝臟酵素的有益影響可能是由於其對炎症的有益影響。炎症因子參與肝功能障礙和肝臟酵素濃度升高,因此輔酶Q10的抗炎作用有助於改善肝功能和降低肝臟酵素濃度。輔酶Q10可能通過抑制NF-κB和hs-CRP基因表達並減少ICAM-1活化,從而在減少TNF-α等炎症細胞因子的產生方面發揮潛在作用。

2020年的一項統合分析與隨機對照試驗發現,輔酶Q10補充劑可以通過減少ROS產生來增加脂聯素(Adeponectin)濃度。脂聯素是一種抗炎細胞因子,具有抗TNF-α的作用,增加胰島素敏感性,對肝細胞和NAFLD具有保護作用。根據上述輔酶Q10在體內的作用,預計輔酶Q10補充劑對肝臟和肝細胞功能具有有益影響,從而降低血清肝臟酵素。

 



結論
總結了臨床試驗研究中有關輔酶Q10補充對肝臟酵素濃度影響的結果,表明輔酶Q10補充劑可以降低作為肝功能標誌物的肝臟酵素ALT、AST和GGT的血清濃度。因此,輔酶Q10可能在保護體細胞,特別是肝細胞和降低主要肝臟酵素濃度方面具有有效性。

縮寫:
Gamma glutamyltransferase (GGT)丙麩胺醯氨轉酸酶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丙胺酸轉胺酶,又稱GPT; Glutamic Pyruvic transaminase
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 天門冬胺酸轉胺酶,又稱GOT; Glutamate Oxaloacetate transaminase
alkaline phosphatase (ALP)鹼性磷酸酶


撰文者: 沛朋李藥師

參考資料:
1. Genetic bases and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coenzyme Q10 (CoQ 10) deficiency. J Inherit Metab Dis. 2015 Jan;38(1):145-56. doi: 10.1007/s10545-014-9749-9. Epub 2014 Aug 5. PMID: 25091424.
2. Damage to Liver and Skeletal Muscles in Marathon Runners During a 100 km Run With Regard to Age and Running Speed. J Hum Kinet. 2015 Apr 7;45:93-102. doi: 10.1515/hukin-2015-0010. PMID: 25964813; PMCID: PMC4415847.
3. The effect of coenzyme Q10 supplementation on liver enzyme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 Food Sci Nutr. 2023 Jun 7;11(9):4912-4925. doi: 10.1002/fsn3.3478. PMID: 37701221; PMCID: PMC10494615.
4. The clinical use of HMG CoA-reductase inhibitors and the associated depletion of coenzyme Q10. A review of animal and human publications. Biofactors. 2003;18(1-4):101-11. doi: 10.1002/biof.5520180212. PMID: 14695925.
5. Liver enzymes and risk of all-cause mortality in general population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Int J Epidemiol. 2014 Feb;43(1):187-201. doi: 10.1093/ije/dyt192. PMID: 24585856.
6. Gamma-glutamyltransferase, atherosclerosis,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triggering oxidative stress within the plaque. Circulation. 2005 Oct 4;112(14):2078-80. doi: 10.1161/CIRCULATIONAHA.105.571919. PMID: 16203922.
7. Ubiquinol reduces gamma glutamyltransferase as a marker of oxidative stress in humans. BMC Res Notes. 2014 Jul 4;7:427. doi: 10.1186/1756-0500-7-427. PMID: 24996614; PMCID: PMC4105833.
8.Liver enzymes and risk of all-cause mortality in general population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Int J Epidemiol. 2014 Feb;43(1):187-201. doi: 10.1093/ije/dyt192. PMID: 24585856.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